9月27日,第三屆長三角信用論壇在上海隆重開幕,吸引了來自政府、企業、學術界和媒體界的近400名精英代表共襄盛舉。本次論壇以“信用賦能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促進新質生產力有效持續發展”為主題,旨在深入探討信用體系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以及促進新質生產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論壇由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和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聯合主辦,并得到了多家信用服務領軍企業的鼎力支持。
第三屆長三角信用論壇隆重開幕
開幕式上,上海市黃浦區副區長梁棟、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信用推進處處長袁登全、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孫建平先后致辭。本屆論壇設有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成果發布、長三角地區與粵港澳地區信用行業組織戰略合作簽約、上海市黃浦區和廣州市越秀區誠信商圈共建簽約、主旨演講、主題演講、圓桌研討、首批“信用分析師”和首屆“遠東杯”全國信用管理創新能力大賽頒證頒獎等多項議程。
上海市黃浦區副區長梁棟致歡迎辭
碩果累累:眾多信用服務行業成果一一亮相
借助全國首個區域信用合作示范區的定位優勢,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建設發展成果和理論研究成果。論壇上,發布了首部《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發展報告》、六項信用行業團體標準、《信用人才評定方案》、2023年度長三角十大最佳信用應用案例等眾多信用服務行業成果。
首部《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發展報告》發布
首批“信用分析師”上臺領證
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地區均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論壇舉辦了長三角地區與粵港澳地區信用行業組織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外灘信用會客廳”同步揭牌,標志著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地區信用行業合作邁入嶄新階段。
長三角地區與粵港澳地區信用行業組織戰略合作簽約
論壇還隆重舉行了“相聚外灘,信用滬穗”黃浦越秀誠信商圈共建簽約儀式,這是上海市黃浦區與廣州市越秀區攜手合作的又一里程碑。
“相聚外灘 信用滬穗”黃浦越秀誠信商圈共建簽約
專家論道:現代信用服務體系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論壇邀請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如心、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處長海文、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馬弘4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圍繞“現代信用服務體系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分別發表主旨演講。章政教授以《高質量經濟發展的新時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再思考》為題,對構建我國信用理論范式進行了深入剖析和展望,深入闡述了未來信用建設定位、屬性、路徑、模式、重點五個方面可能發生的轉變。
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如心演講的題目是《強化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服務功能,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他從“信用長三角”平臺助力長三角信用應用、標準“兩統一”助力示范區信用異地查詢、數據模型實驗室助力長三角企業融資三個方面介紹了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成果。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處長海文分享交流了“三省一市”市場監管部門攜手共建“信用長三角”的探索與思考。他指出,目前長三角地區已在公示、抽查、獎懲、修復等方面打造多個跨區域、跨部門協同創新、協調推進的應用場景,并立足職能高站位融入,聚焦重點高層次協同,各揚所長,優勢互鑒,持續推動六個方面的創新。
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馬弘從法規體系、信用市場構造、數字化時代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幾個方面,分析了當前我國信用市場制度建設的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論壇還邀請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信用推進處處長袁登全、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市場秩序管理處處長劉煒、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衛丙戊、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規劃研究部副總經理丁治同、江蘇微導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龍文、科法斯中國區戰略客戶和合作伙伴負責人張勤鶴圍繞長三角民營企業信用制度建設與可持續發展議題進行了圓桌研討。
圓桌研討
主題演講:新質生產力推動信用服務機構數字化轉型與技術創新
信用數據:驅動行業變革的新引擎
在主題演講環節,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秋嶺發表了題為“新質生產力推動信用評級體系創新與發展”的演講。他強調,數字技術的全面融入是提升信用評級服務能級的核心,涵蓋了評級業務流程、監管體系及行業共享平臺的數字化改造。楊秋嶺指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市場在信息披露、良性競爭、行業自律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優化運行機制,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秋嶺發表演講
楊秋嶺深入剖析了新質生產力與信用評級體系的緊密聯系。他提到,新質要素和業態的發展帶動了信用評級業務的創新與發展,特別是科技創新作為核心要素,為信用評級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新質生產力推動了技術服務管理模式的創新,如大數據的應用顯著提升了信用評級的質效。此外,新質生產力還強調體制機制創新,為行業注入了新活力,提升了整體服務質量。
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在信用評級領域的開創性地位,公司積極參與了業內多項成果的編制,包括參編的《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發展報告》和多項信用行業團體標準。同時,遠東資信還聯合主辦并冠名了首屆“遠東杯”全國信用管理創新能力大賽,推動信用服務教育與實踐的深度融合,展現了其在推動信用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積極貢獻。
大數據與信用科技的融合創新
商安信(上海)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營運官、執行董事姚翔在演講中指出,大數據、大模型技術與信用科技的融合正驅動信用服務機構經歷重大變革,顯著提升信用評估的準確性與效率。他詳細闡述了信用數據的核心價值及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并特別強調了商安信在ESG領域的創新突破。商安信推出的ESG PRO(ESG鏡界)以大數據通用ESG模型為基礎,成功實現對全國2700萬家上市和有實際經營數據的非上市企業進行大數據預評分全量計算,并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出校準模型和定制化評估。ESG PRO(ESG鏡界)被廣泛應用于綠色金融評估、企業授信評估及供應鏈碳排放管理等領域。
商安信首席營運官、執行董事姚翔發表演講
姚翔也指出了信用行業在推動技術融合時面臨的多重挑戰,包括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應用場景的復雜性以及人才需求的緊迫性等等。他強調,在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必須嚴格遵守法規限制,保護客戶隱私;同時,需要不斷探索和拓展應用場景,以充分發揮大模型技術的優勢;此外,還應加強新領域人才的培養,以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
信用評級賦能科技創新企業融資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技術總監張明海的演講則聚焦于信用評級如何賦能科技創新企業融資發展。他介紹了該公司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信用評級服務的實踐,以及科技創新企業債項信用評級增信的技術支撐。張明海強調,信用評級機構應緊跟科技創新的步伐,不斷優化評級方法和模型,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信用服務。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張明海發表演講
張明海表示,科技創新在我國經濟轉型中扮演著戰略性角色,對經濟高質量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新世紀致力于構建適應市場的信用評級體系。今年4月,新世紀發布了科技創新企業評級方法和模型,并著手對既有評級方法進行修訂和完善,將科技賦能作為重要評級要素融入其中。
論壇期間,還同步舉辦了長三角地區信用成果展,展示了該區域在信用建設方面的成就與進展。此外,論壇還對在2024年首屆“遠東杯”全國信用管理創新能力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團隊及個人頒發了榮譽證書。這一舉措旨在表彰在信用管理創新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團隊和個人,激勵更多的信用服務機構和青年大學生參與到信用管理創新中來,共同推動信用行業的持續發展。
第三屆長三角信用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的決策咨詢和智力支持,還展示了信用數據在重塑行業發展格局、推動技術創新、助力碳金融創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未來,隨著長三角地區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和完善,相信將會有更多的信用服務機構受益于這一體系,共同推動長三角地區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信用體系將成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構建更加開放、透明、可信賴的市場環境貢獻力量。(趙佳紅 王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