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宏觀經濟
商務+人才丨山東這所高校培訓一萬多名國際學員 很多人來到中國就不想走
發布時間:2024-06-11 12:58:30 文章來源:大眾網

山東外貿職業學院,隸屬于山東省商務廳,是山東省最早也是唯一專門從事外經貿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作為山東省唯一國家援外培訓項目綜合性承辦執行機構,山東外貿職業學院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承辦貿易、物流、跨境電商、農業等領域的援外培訓項目總計350多期,來自142個發展中國家的近1.2萬名學員參加了培訓。

培訓過程中,不少國際學員通過參觀、學習,驚訝于中國的發展成就,對中國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些學員在培訓結業時戀戀不舍,甚至希望留在中國工作生活。這些學員中,不乏“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的政府官員,他們帶著培訓成果回國后,將中國經驗應用于經貿、旅游、建筑等領域的實際工作,在傳播中國經驗的過程中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促進民心相通。

千人線上培訓項目規模空前 肯尼亞學員來華培訓后不想走了

2022年6月,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成功舉辦。會議聲明中提到,中國將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采取一系列具體舉措,作為本次對話會成果。成果清單中,由中國同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共同實施的“發展中國家青年跨境電商扶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研修項目”在32項成果中排第4位。這一項目就是當年3月由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具體承辦的,共有94個國家的1100名學員同時參加線上研修培訓。

發展中國家青年跨境電商扶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線上)研修項目

“1000多名國際學員同時在線,對網絡通信、翻譯工作、組織管理等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國際官員研修學院院長王保紅告訴海報新聞記者,學院專門升級了上行帶寬300兆的商用專線,聘請了16名同聲傳譯并準備了十幾萬字的筆譯材料,將1000多名學員分成了26個小組并安排專人對接。

在學院的高效組織下,來自全球各地的學員克服時差問題上線培訓,每天參訓學員達到1000人以上。學院組織了國內跨境電商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知名跨境電商企業的高管和創業代表組成的師資團隊。授課得到了學員們的高度稱贊,并在人才培養、訪問交流、跨境電商合作等方面達成了四十多個合作意向。

塞內加爾貿易和中小企業部的數字專家法拉·馬哈·迪奧普希望能為該國電子商務平臺項目提供幫助,并計劃專程來華訪問。莫桑比克塔吉特公司總經理阿爾維斯·杜阿爾特對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產業投資、金融支付解決方案及跨境電子商務法律等方面尤其感興趣,希望來華訪問開展交流與合作。

2019年8月至9月,山東外貿職業學院承辦肯尼亞新聞媒體(朱比利黨)研修班,邀請了多位國內知名高校的資深教授、省市重點媒體負責人進行授課,并組織學員前往中央級、省級重點媒體實地參觀。

2019年肯尼亞新聞媒體(朱比利黨)研修班到大眾網演播室研學參觀

培訓一周后,肯尼亞媒體監督官艾倫告訴王保紅,此前受西方媒體的影響,來華前他認為中國人不友好、經濟社會發展落后,但經過一周的親身體驗,他思考了很多。艾倫指著自己運動鞋說:“你瞧,我今天爬了長城,又在北京逛了一整天,但我的鞋底還是很干凈,沒有泥土。我認為一個國家的實情并不是精英白領展現的預設畫面,而是實實在在的普通百姓吃穿是否自足,生活是否便利,環境是否干凈,秩序是否井然。我覺得,中國做到了!”

2019年肯尼亞新聞媒體(朱比利黨)研修班到大眾網演播室研學參觀

經過兩周的進修,結業時學員們依依不舍,有些學員還表達了想留在中國工作生活的愿望。王保紅告訴記者,學員們對中國發展成果、國家形象和新聞行業的認可,有助于他們回國后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經驗,促進民心相通。

王保紅介紹,目前學院已經實現了商務部17個對外培訓領域全覆蓋,重點領域有貿易、物流、跨境電商、財稅、農業、皮革、水利、建筑等。每期培訓班都會盡力滿足學員們提出的參觀學習需求,并通過培訓積極促進國內企業與國外學員建立聯系、達成合作。“2019年的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研討班,一名來自烏茲別克斯坦電商協會的學員在培訓期間就簽訂了50萬美元的訂單合同。今年線下培訓班也陸續達成了平衡車、礦石、電動汽車等采購意向。”

遠赴海外開展培訓 幾內亞學員學中文熱情高漲

在承辦國際培訓課程過程中,山東國際貿易學院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雙措并舉,在蘇丹、哥斯達黎加、古巴等14個國家建立了海外培訓中心。

今年5月至6月,帶班教師李雪前往非洲進行海外培訓,負責幾內亞職業技能海外培訓班的帶班工作。針對當地鐵礦開發的配套鐵路修建,學院為駐幾內亞的中資企業培訓當地員工和大學生,邀請了中鐵十局幾內亞馬西鐵路項目部的專家進行施工質量管理等方面的授課。

“幾內亞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當地衛生條件也不是很好,瘧疾、傷寒等疾病非常普遍,我在臨走之前得了一次傷寒。當地氣候特別炎熱,培訓后期基本上每天都會下雨。”李雪告訴記者,她花了很久才適應當地氣候。

幾內亞學員體驗包水餃

幾內亞當地學員對中國人非常友善,給李雪留下了深刻印象。“當地中資企業比較多,這次培訓的學員很多都曾經學過中文,他們非常希望通過這次培訓進入中資企業工作,學習熱情特別高,上課積極提問,對工作人員和授課專家都很尊重。”李雪說,這次海外培訓班還特別設置了4堂中國文化體驗課,給幾內亞學員講授中國茶文化、剪紙、基礎漢語等,還帶領學員體驗了包餃子。

幾內亞職業技能海外班學員合唱中文歌曲向中方管理團隊表示感謝

在結業前,帶班老師舉辦了一次聯歡晚會,學員載歌載舞,獻上了豐富的當地文藝表演。“最后大家手拉手一起跳舞,那一刻真的感覺我們同處地球村,彼此的距離并不是問題,心與心之間的溝通才是最重要的。”回憶起這一幕,李雪充滿感慨。

結業典禮上,所有學員合唱了一首課間交流時學的《聽我說謝謝你》,現場氣氛非常活躍。李雪告訴記者,受邀參加典禮的中國駐幾內亞大使館參贊也對這次培訓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肯定。

“我們帶的學員來自不同國家,他們在中國研修過程中,對中國的基礎設施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另一名帶班老師韓東珍告訴記者,學員來中國參觀學習期間經常會乘坐高鐵,他們對高鐵的速度非常震驚。在青島途經膠州灣跨海大橋時,學員們都會大呼“amazing(太神奇了)”,邊拿出手機拍照,邊詢問大橋的長度、建成時間、投資等。

培訓過程中,帶班老師會進行影像記錄并制作成視頻,方便學員們回國進行匯報和分享。“我們也會和這些學員保持溝通和聯絡,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好多學員給我們送來了問候。”韓東珍告訴記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精彩文檔: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