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宏觀經濟
張朝陽與霍學文探討初創企業的價值判斷
發布時間:2023-09-08 15:13:07 文章來源:南早網

無論信用貸款還是風險投資,提供支持的前提必然都是“我相信你是一顆‘金種子’”。

在投融資領域,如何評判一家初創科技企業的早期投資價值,也是業內反復探討、莫衷一是的問題。

對此,張朝陽格外看重創始人以及企業的現金流管理能力,即企業“內功”。

張朝陽認為,對于高科技企業,創始人的理工科背景、對技術的追求、對產品的關注是非常重要的。“他一天的時間里面有多少時間花在技術和產品上,只有他在第一線且關注產品細節,他的決策才能落實到最本質的方面”。

現金流管理則更實際,“很多企業倒掉都是因為現金流”。找一個好的CFO,對話中,張朝陽也向初創期的企業們建議道。

霍學文也持贊同意見,“我們要求客戶經理一定要下戶,一定要見企業家,一定要見他的團隊,關鍵是團隊的合力”。

但面對成千上萬的“種子”,在不同數量級面前,從銀行的立場,又該如何評估企業的成長價值?。

“我們在決定授信之前要主動地跟企業的管理人員(CEO、CFO)見面,同時經過一系列的有效方法、標準化的做法,包括技術支持,全面判定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和經營能力”,霍學文表示。

此外,科技的力量也為北京銀行筑牢了風控的堤壩。

“冒煙指數”,這一生動形象的名字正屬于北京銀行使用“AI+大數據+風險模型”開發的企業風險監測平臺。“我們在把握住客戶‘正態規律、穩態特征’的基礎上,以捕捉客戶‘異態行為’作為突破口,構建‘規則+模型+算法’的風險預警工具,最早能夠實現提前10個月預警”,霍學文介紹道。

張朝陽對此深深認同,“數據很重要,Data is everything”。


關鍵詞:
精彩文檔: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