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并不缺錢,缺的只是能夠在短期內臨時調動的頭寸,因此流動性緊張只是一種表面現象
■本報記者 夏 青
2013年只剩一點尾巴,全年新增信貸投放規模已經穩超2012年。
招商證券研究員張一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預測,12月份新增信貸規模將達到6000億元。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博預計,12月份信貸投放將保持平穩或略有上升,主要驅動因素是結匯狀況保持較好水平,同時財政存款投放較多。
而四大行12月份前三周的新增貸款規模投放數據顯示,得益于存款的大幅改善,12月份前三周,四家大型銀行新增貸款投放高達2150億元,高于往年節點上的平均投放。
但實際上,12月份商業銀行再次出現流動性緊張。從12月18日開始,央行連續3天啟動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累計3000億元。但是,貨幣市場的緊張形勢并未緩解,截至上周末,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大幅升至4.905%,1月、2月、4月期限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也都突破8%,貨幣市場的基準利率已經創下今年6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新增信貸投放規模是否會受影響?對此,一位資深銀行業研究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四大行來說,影響不大。但是對于股份制銀行來說,需要從貨幣市場拆解資金,受此影響很大。
不過,相比于6月份的遲遲未有動作,此次,央行破例緊急宣布啟用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并已連續三天通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累計向市場注入超過3000億元流動性。
上述研究人員表示,央行一直有意壓縮貨幣增速,此次動用SLO也是既不想讓市場過分放松,但也不愿看到流動性過度緊張。
銀行并不缺錢,缺的只是能夠在短期內臨時調動的頭寸,因此流動性緊張只是一種表面現象。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長期以來,我國的一些商業銀行為了追求高利潤,大量的資金只是通過同業拆借等形式在資金、貨幣市場空轉套利,資金在各個金融機構之間循環往復地周轉,使貨幣市場充滿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