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焜/文 林焱挺/制圖
剛剛過完馬年春節的杭州,拿到了自己的“體檢報告”。昨天,前來參加杭州市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人大代表們,拿到了杭州市統計局等部門發布的《數據解讀2013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
這份文件里所說的主要指標,有很多都是焦點話題:
比如反映經濟總體狀況最重要指標——國內(地區)生產總值、大伙最關心的錢袋子——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物價漲跌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體現房價起伏的——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還有反映花錢情況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這些曲線和數字里,有多少你的“貢獻”呢?
●GDP、人均GDP
解讀:去年,杭州市全市實現生產總值8343.52億元,比上年增長8%。在全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再加上蘇州、無錫)里頭,杭州的生產總值排名是第10名。
像青島、南京、無錫等城市也都是8000億元出頭,上海的生產總值就達到21602億元。不過,從增幅來講,杭州并不占優勢,在21座城市中排名第19。
杭州去年的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計算)為94566元,按當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5271美元。根據2010年世界銀行對不同國家收入水平的分組標準,按人均國民總收入計算,12276美元以上就是富裕國家——這么說起來,杭州市人均GDP大致處于世界中上等國家和富裕國家的臨界水平。
聽起來不錯,是吧。不過,數據背后有很多薄弱的地方,比如經濟社會結構、城鄉居民生活和消費水平等跟發達國家比有不小的差距,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也不是那么平衡,尤其是縣域的人均水平還是比較低。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解讀:除了收入,大家同樣對價格敏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就是關注度特別高的指數。2013年,杭州市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5,比上年上漲2.5%。
從統計情況來看,八大類商品及服務項目價格里頭有六類都上升了。漲幅最高的前三項分別是:食品類(4.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3.9%)、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3.3%)。下降的是煙酒及用品類、交通和通信類,均為0.5%。食品類里頭,牛肉、羊肉的漲幅都超過了20%。
也許你覺得,漲幅不止這點吧,物價貴了木佬佬呢——這里也要跟大家解釋一下,這個CPI的漲幅是跟同期對比,咱們說的貴,更多的是在一段時間內進行觀察得出的結論。此外,CPI是個綜合平均數,里頭有上漲的品種,也有下跌的品種,大家關注的更多的是一些較為具體的商品,所以會覺得CPI被低估。比如,去年蔬菜的漲價幅度是9.1%呢。
另外,CPI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它不反映商品和服務的質量變化,只反映純價格變化,也就是“同質可比”。打個比方,一輛車售價10萬元,后來它增大馬力,升級系統,增加了1萬元成本,售價提高到11萬。那么,在計算價格指數的時候,這個增加的1萬元就不算入純價格變動。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解讀:去年杭州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310元,其中市區41262元,分別增長10.1%和10%。不過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后,實際分別增長7.4%和7.3%。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是衡量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統計指標,標志著居民的購買力。橫向對比一下,上海市2012年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經達到了40188元;2012年,南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6322元(注,由于2013年數據尚缺,引用的是兩座城市2012年數據)。
對比一下,也許你會覺得,自己可支配的收入好像沒這么多啊?統計局對此也進行了解釋:這是個平均數,這個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的內容很多,不光光是工資,還有財產性收入(利息、租金等)和轉移性收入(養老金等)。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解讀:你花10萬元買了輛車,他花1000元買了個包,這些錢都要納入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里頭。去年,杭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31.17億元,增長1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3%。實際增幅比上年回落了2個百分點。
根據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的統計顯示,全部的25類商品中,24類商品實現了增長。其中通訊器材類、金銀珠寶類、化妝品類的銷售額增長都超過了20%。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是,樓市成交量回升,買房的人多了,裝修類的商品也升溫了——比如全市限額以上五金電料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的零售額去年增長為16.9%和10.5%,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更瘋狂,在上年增長130.7%的基礎上又漲了61.9%。
消費力貌似驚人,其實后面也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統計局透露,目前杭州的消費品市場里頭,實體零售業壓力很大,居民的消費意愿不怎么強,住宿餐飲業的下滑也挺大。
●住宅銷售價格指數(HPI)
解讀:房價是每個城市繞不開去的焦點話題。
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就是一個反映房地產價格水平總體變化趨勢和變化幅度的相對數指標。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全年杭州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5.7%、5.9%和2%。其中,12月份的房價比上年同期分別上漲11%、11.5%和2.9%。
看到這里,大家都明白了:去年的房價是一個月比一個月高啊。根據房管局的數據顯示,去年杭州市主城區(含蕭山、余杭)成交新建商品住房70746套,成交面積791.2萬平方米,分別增長0.8%和4.7%。二手房的交易也相當活躍,全年成交二手房40291套,面積366.96萬平方米,分別增長43.6%和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