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即將到來,互聯網企業再次借機在火車票預訂市場“圈地”,但搶票軟件不但不被官網承認,個人信息還容易泄露。近日,一些消費者給本報“消費直通車——今晚3·15熱線”打來電話,訴說了這種對于搶票軟件想用又不敢用的矛盾心理。
搶票軟件賠本兒圈地
早在今年7月,本報就針對“趕火車網”、“去哪兒網”等網站在提供火車票代購的過程中強制搭售保險進行了報道。近期隨著春運火車票發售 高峰的到來,互聯網企業再次通過搶票軟件和網站搶占火車票代購市場。百度推出百度衛士搶票專版,網易也首次推出手機搶票應用“網易火車票”,搜狗則推出包括“搜狗12306助手”在內的多款搶票軟件,360更是分別針對電腦搶票和手機搶票推出了不同平臺的搶票軟件。
與此前不同的是,各大互聯網企業的春運搶票紛紛打起了全免費服務的旗號。有的企業為了借春運高峰搶占搶票市場,不但放棄了搭售保險等,甚至還用贈送保險、話費等賠本兒賺吆喝的方式在市場中“圈地”。例如,某公司推出的搶票軟件宣稱,所有成功搶票的用戶都能免費參加“春運險”兌換活動,沒搶到票的用戶也能參與10元話費的抽獎。
尷尬身份讓消費者為難
“9個月時間幫2500萬用戶搶到票”、“搶票成功率提高十倍”、“免驗證碼搶票概率提高100倍”……面對搶票速度、成功率、成功搶票數等誘人數據,不少歸心似箭的消費者表示,會考慮嘗試使用搶票軟件來買票。
但是,也有很多受訪者對搶票軟件的“身份”和“安全性”表示擔憂。據了解,一直以來,搶票軟件和服務商都未得到任何鐵路以及相關管理部門的認可和認證。截至今天發稿,12306的官網最上方仍有明確提示:“www.12306.com是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唯一網站。截至目前,沒有授權其他網站開展類似服務內容。”
據資深軟件工程師分析,其實搶票軟件的設計并沒有繞開12306官網,而是利用軟件將填寫信息、提交訂單、完成支付等流程最大限度地簡化和加速,來達到搶票的目的。對此,不少消費者都坦言,由于搶票軟件需要提前輸入大量個人信息以及支付賬戶的信息,信息和賬戶財產的安全令人擔憂。希望鐵路及相關管理部門能夠盡快針對搶票軟件進行規范和管理,對其合法性和安全性給出明確指導和界定,以供消費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