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2023全球科技創新高端智庫論壇(簡稱“2023智庫論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臨展區召開。智庫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共同主辦,中關村全球高端智庫聯盟(以下簡稱“智庫聯盟”)、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輿情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國際與區域合作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智庫中心、清華大學科技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北科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啟航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科技產業研究院和北京中關村信息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北京中日創新合作示范區、北京工業大學協辦。
智庫論壇以“未來產業和創新生態:全球智庫之聲”為主題,邀請了3位諾獎獲得者、1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位歐洲科學院院士、5位駐華使節、7位國際組織代表、70多位高端智庫首席專家等共59個國家500余人共襄盛會。論壇同時在德國、奧地利、韓國、日本等8個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設立16個分會場,面向全球同步直播,展示了專業化水平、體現了國際化視野、彰顯了開放合作價值。
在開幕致辭環節,北京市副市長于英杰,科學技術部副秘書長賀德方,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駐華大使蘇嵐(Alenka Suhadolnik),英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彭慧(Grace Carey),世界工業技術研究組織協會(WAITRO)秘書長、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保羅·博若思(Paul Burrows),全球技術創新聯盟合作伙伴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羅賓·彼得·騰森(Robin Peter Tensen)出席論壇并致辭。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蘇德霍夫(Thomas Südhof),歐亞太平洋學術協會(EPU)主席沃爾夫-迪特爾·勞施(Wolf-Dieter RAUSCH)通過視頻特別祝賀論壇的召開。開幕致辭環節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組書記方力主持。
在簽約環節,進行了隆重的新加入智庫聯盟單位簽約儀式和智庫聯盟與地方政府有關機構簽約儀式。在智庫聯盟單位簽約儀式上,來自4個國家的17家理事單位代表參加新加入聯盟簽約儀式,智庫聯盟理事單位達到59家。在智庫聯盟與地方政府有關機構簽約儀式上,中關村全球高端智庫聯盟理事長、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伍建民代表智庫聯盟與天津濱海、河北保定、遼寧大連、山東濟南、河南南陽、湖北武漢、寧夏銀川等7家地方政府有關機構現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區域科技合作和創新發展。
在成果發布環節,施普林格·自然、全球化智庫、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國內外高端智庫33項研究成果在論壇上發布。智庫聯盟秘書處面向智庫聯盟理事單位征集2021至2023年智庫研究成果,共收到37家智庫聯盟理事單位的87項成果。按照每個成員單位最多入圍一個成果的標準,經過社會影響力分析和專家評審,最終確定入圍成果名單。聯盟成果發布環節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院長潘教峰主持。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喬杰,歐洲科學院院士、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亨利·阿達姆松,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伍建民在現場進行主旨報告演講,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愛德華·莫索爾和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在線上進行了發言。六位嘉賓分享了關于生物醫藥、通信技術、神經科學、未來材料等領域的前沿思考,還就全球科技變革趨勢與中國應對,以及面向未來產業的創新生態營造等議題展開深度分析。主旨報告環節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劉冬梅擔任主持。
論壇最后,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吳善超作總結講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