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宏觀經濟
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已合作11家 邦盛科技中標浙商銀行
發布時間:2022-06-21 11:47:47 文章來源:榕城網

縱觀我國銀行業,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是最具創新性、引領性的標桿機構之一。據銀保監會資料顯示,截止2021年6月末,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已超60萬億元,占全部銀行業的18%,成為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是中國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銀行機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邦盛科技中標浙商銀行大數據批流一體計算平臺建設項目。基于高性能的批流一體處理引擎,邦盛科技將幫助行方解決大數據量下的復雜指標及策略的加工與計算,特別是實時場景下的加工計算,為行方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1.jpg

浙商銀行是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成立于2004年,是全國第13家“A+H”上市銀行。目前設立了288家分支機構,實現了對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及海西地區和部分中西部地區的有效覆蓋。

年報顯示,浙商銀行2021年營業收入超540億,增速位列股份制行前列。浙商銀行總資產2.29萬億元,在英國《銀行家》雜志“2021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按總資產計位列第95位。

2021年是銀行業“四五”(2021-2025年)規劃啟動年,也是蓄力向上的一年。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多家銀行全面深化科技與場景融合,以應對數字化風險的轉型升級,同時積極探索科技在風險管控領域中的創新應用,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銀行業務呈多元化發展趨勢,與此同時風險的整體態勢也更加復雜,銀行業案件呈現多發、高發態勢,犯罪分子之猖獗、經濟損失之巨、案情之復雜、作案手法之高明和隱秘,都給銀行業穩健經營帶來了嚴峻挑戰。

現階段,銀行風險管控核心已逐步擴展至“內控+外防”,管控內容已擴展至“操作”風險+“行為”風險,在銀行線上線下服務、操作模式并存的情況下,傳統的以人控、人查,現場、事后為主的監督檢查方式已無法滿足新時期的風險管控需求,更多元、高效、精準的智能運營風控新模式成為發展趨勢。

從風險的整體態勢和監管要求綜合來看,為了更好的防控風險,有必要將傳統的批式計算和新興的流式計算進行有機結合,并在此基礎上,以監管政策及銀行業重大案件為設計藍本,基于長期的業務積累及數據挖掘形成指標/規則模型體系,從而突破傳統風控模式的限制,實現對新手法新模式等未知模式下違法作案的預警監測,優化提升現有場景的監控準確率及覆蓋率,避免及減少監管處罰。

此次邦盛科技將協助行方構建大數據批流一體計算平臺,完成對相關業務條線下大數據量的復雜指標及策略的加工與計算,提升行方的風險監測和防控能力,及時發現風險并進行有效防范,提升運營風控管理效率。

多年客戶服務實踐中,邦盛科技在金融風控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反欺詐業務能力和系統建設實踐經驗,服務的銀行客戶包含5家國有銀行、11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排名前10城商行等。從趨勢上看,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越來越趨向數字化、智能化。實踐中,邦盛科技提供的各類服務及解決方案幾乎觸及到了銀行的全業務場景,并與銀行業務場景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時代,除金融風控領域外,邦盛科技也在不斷探索實時智能技術的應用深度和廣度,在智慧交通、信息通訊、政務安全、網絡安全等領域均有落地應用,服務的大中型客戶超過400家。邦盛科技正通過已經得到行業有效驗證的實時分析與智能決策技術,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精彩文檔:
最近更新:
熱文
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