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福州東街支行理財經理林菁耐心為客戶答疑解惑
在銀行業工作20年,民生銀行福州東街支行理財經理林菁獲得過諸多榮譽:福建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明星、中國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明星大堂經理”、卓越配置百萬銷售精英、基金配置菁英獎……
談及20年堅守一線服務崗位,從柜員至服務經理,再轉崗至理財經理,林菁總結從事銀行服務工作最重要的是“獲得客戶的信任”。而如何獲得,林菁的答案是:“用心,這個詞很普通,但卻非常重要。”
服務近700名客戶
2015年,林菁從大堂服務經理轉崗成為一名理財經理。“大堂經理更多是在網點進行接待性服務,而理財經理更多需要進行主動性服務,并要擁有豐厚的專業知識儲備。”林菁表示,當前互聯網時代,到網點辦理業務的客戶越來越少,如何能維護好客戶,成為對理財經理的一大考驗。
作為民生銀行福州東街支行的一名理財經理,林菁要服務近700名客戶。“主要是幫助客戶做賬戶分析、資產配置,同時推薦合適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
如何能與近700名客戶保持不間斷的聯系,并且對他們情況都了熟于心?林菁有自己的心得。除了通過行內服務系統掌握每位客戶情況,定期舉辦活動邀約客戶參加以增加聯絡外,林菁表示最重的還是“真正的記住每位服務過的客戶”。
“記住”,一方面是不忘記每位客戶,即使有些客戶不在民生銀行進行投資理財,林菁還是會一如繼往地與他們保持聯系,詢問近況或分享最新市場信息;另一方面則是記住每位客戶的投資喜好及其他特點,這樣以便為不同客戶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服務要投入真情實感
林阿姨與林菁相識十余年,是一位穩健、謹慎型的客戶,傾向于購買風險低的理財產品。因此每次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林菁不僅會詳盡地介紹產品,還會將產品種類、預期收益、到期時間等一一寫在紙上,以便林阿姨了解和隨時查看。
近期,受市場影響,理財產品的收益出現了波動。林菁第一時間與林阿姨聯系,并耐心細致地向她說明了最新市場情況和理財收益波動的原因。
林菁表示,許多中老年客戶并不了解市場信息,一旦產品收益發生變化時,要定期、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并安撫他們焦慮的情緒,而大多數客戶最終都能理解并接受。
此外,還要做好前期服務工作,即要充分了解每位客戶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對于客戶將要購買的理財產品要進行詳細的介紹,包括預期收益以及可能存在風險。林菁表示,這也是對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的有效保障。
“做好金融服務,還要投入真情實感。”林菁表示,只有真正把客戶當作家人或朋友,舍身處地的從他們的角度和心情去考慮問題,才能“走得長久”,客戶才會真正的產生信賴。
用心付出自有回響
林菁的客戶對她有著不同的評價。中青年客戶則評價她“很專業、經驗豐富”,
中老年客戶覺得她細心、耐心、熱情。而林菁的秘訣就是“服務做加法,操作做減法。”
有一次,一位老年客戶因為老伴病重急需看病用錢,想提前支取大額存單,但這樣會損失2萬多元的利息。知道這一情況后,林菁巧用“存單轉讓”的方式,
既解了這位老年客戶的“燃眉之急”,又幫助他減少了利息損失。
而家住東街口的一位80多歲獨居老人張大爺,則對林菁產生了更深的“依賴”。前幾年腿腳還利索時,張大爺到網點取款或購買理財產品,大都是林菁陪同操作。近些年,他身體不適出門困難,每次理財產品到期都在家等著林菁。林菁總是在下班后到張大爺家里,親自指導他通過手機銀行完成操作。
“老年客戶對的需求其實很簡單,就是需要更加細心和耐心服務,有時陪他們聊聊天,他們就很滿足了。”林菁說,其實對待所有的客戶都要堅持用心,雖然當前同業競爭激烈,客戶的流動性也在增強,但只要堅持用心服務客戶,等到時機成熟時,自然會得到回饋。
(通訊員 俞正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