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中國向國際社會作出的承諾。在“雙碳”戰略的指引下,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而綠色金融是促進可持續發展重要的、必要的保障,也是推進綠色發展的路徑之一。
多年來,民生銀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高度重視并主動履行ESG責任,從戰略高度推進綠色金融業務,持續加大對綠色低碳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斷提升綠色金融綜合服務能力。該行重點圍繞明確戰略規劃、優化信貸投向、豐富產品體系、創新服務模式、促進低碳運營等方面持續賦能綠色金融,積極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自2020年以來,民生銀行綠色融資規模連續兩年保持快速增長,綠色貸款增速不僅遠高于監管部門綠色貸款和新能源貸款增速“兩個不低于”的要求,而且綠色金融占比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該行還持續深耕綠色債券、綠色資產證券化領域,承銷發行了徐州公交等綠色資產支持票據。截至目前,該行共計發行15只綠色債券,業務規模市場領先。
把握綠色機遇 明確戰略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我國綠色金融發展邁入了新階段。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已近14萬億元,綠色債券存量規模超過800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我國綠色金融產品已初具規模,但與實現“3060”發展目標所需的百萬億級別的投資規模之間仍有巨大缺口。據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估算,實現1.5℃目標(全球溫度升高控制在1.5℃以下)導向轉型路徑累計需新增投資約138萬億元,超過每年GDP的2.5%。這對金融體系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也同樣醞釀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未來,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大幅增長,傳統電力、鋼鐵等高碳排放行業向低碳轉型,以及低碳技術創新研發等領域均將為金融機構帶來豐富的投融資機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上線交易,首批納入電力行業將于今年起在全國碳市場中完成碳配額交易和履約。我國當前碳排放總量超過100億噸/年,以未來納入碳交易市場比重30%-40%測算,碳排放配額交易量將達40億噸,按30元/噸的碳均價估算,每年碳交易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以上。據業內人士估算,隨著后續行業覆蓋范圍持續擴展,碳市場交易規模有望持續增長,也將為金融機構帶來廣闊的碳金融創新及綜合服務機會。
“綠色金融不僅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當中具有重要的引導和服務雙重作用,而且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民生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為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主動把握綠色發展機遇,該行制定了綠色金融發展指引和中長期戰略規劃,確立了綠色金融政策導向,設立定量、定性目標,全面推進綠色金融業務發展。在此基礎上,該行進一步研究制定了綠色金融重點細分行業發展策略,大力創新業務模式,通過深耕做透細分行業領域,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提質增量。
與此同時,民生銀行還持續加強全行綠色金融管理體系建設。通過加快系統建設和智能化監測統計、強化專項資源支持、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加強專業培訓及團隊建設等,持續完善配套體制機制,并在全行牢固樹立綠色金融文化理念,將之貫穿于經營管理過程中,著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力。
優化信貸投向 強化風險管控
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民生銀行持續加大對綠色產業,特別是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支持力度,擴大綠色融資業務規模。同時,該行降低高碳資產配置,嚴格控制“兩高一剩”、高碳排放領域的信貸投放,引導信貸資源進一步向低能耗、低資源消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行業和企業傾斜。
一是優化信貸投向。行業方面,民生銀行明確聚焦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六大產業,持續優化資源配置。區域方面,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四大引領全國綠色金融發展的重點區域,積極服務于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
二是強化綠色信貸全流程風險管控。在盡職調查、合規審查、授信審批、合同管理、資金撥付、貸后管理環節,民生銀行嚴格執行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審查。
三是民生銀行將綠色發展理念貫徹于信貸工作全流程,建立綠色金融業務快速審批通道,提高流程作業效率。
豐富產品體系 創新服務模式
4月25日,民生銀行在北京舉辦產品發布會,正式推出“投、融、鏈、營”四大產品,全面打造“峰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旨在服務廣大客戶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需求,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順利完成。
據介紹,民生銀行“峰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主要包括:一是“綠投通”,通過投貸聯動、并購融資等,解決客戶生產環節資金痛點,助力電源結構優化及產業結構調整;二是“綠融通”,通過碳權交易、國補保理等方案,服務客戶交易環節甜點,幫助企業盤活碳權資產和應收賬款,提升資金運營效率;三是“綠鏈通”,通過民生銀行供應鏈金融平臺,解決核心企業上下游供應鏈企業融資難問題,疏通生態環節堵點;四是“綠營通”,通過線上化、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低碳運營和個人低碳生活。
與此同時,民生銀行不斷加強與交易平臺、行業協會、政府主管部門、核心企業價值鏈等全面合作,打造綠色金融生態圈,強化綜合金融服務。7月17日,該行聯合包頭市政府、光伏行業龍頭企業等,共同舉辦包頭政企銀光伏行業對接會,通過主題演講、參觀調研等共話綠色未來,持續提升對光伏行業金融服務精準度。在此基礎上,民生銀行創新推出“光伏貸”業務模式,10月21日,首批“光伏貸”在山東省臨沂市、陜西省西安市落地發放,為農戶提供“一站式”、“零成本”融資服務,有效促進節能減排。后續,該行“光伏貸”業務模式將在全國重點區域加快復制推廣。
除此之外,從早期地方試點開始,民生銀行就參與了國內碳市場金融服務工作。作為首批接入全國碳市場注冊登記系統的銀行,針對全國碳市場會員企業,民生銀行總、分行均成立了專門團隊,有針對性地開展綜合服務。
一是快速行動,調動總行及全國分支機構專業力量,協助企業做好系統簽約,盡快使企業達到交易條件。二是向企業提供咨詢和專業培訓,針對企業提出的許多與碳市場交易相關的問題,該行一方面做好自身服務團隊的培訓,另一方面搭建了企業與碳市場的聯系橋梁,邀請專家對企業開展專業培訓。三是了解碳資產管理和碳金融方面的痛點或訴求,為進一步優化會員單位交易體驗打下基礎。四是開展碳配額擔保貸款。8月下旬,民生銀行依托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聯合國家能源集團、中國大唐集團、國家電投集團相關碳資產管理公司,為三家央企集團下屬發電企業成功辦理碳排放權擔保貸款,實現了全國市場首次碳排放權擔保業務落地,成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線上交易后的一次碳金融創新的成功嘗試。
踐行綠色運營 加快自身節能減排
推動綠色發展,需要每一家企業從生產經營各環節的一點一滴做起。民生銀行從綠色采購、綠色辦公等方面著手,全面推進行內綠色運營體系建設,加快自身節能減排。
在綠色采購方面,民生銀行積極向供應商傳達綠色采購理念,并在工程項目、IT設備、辦公家具、辦公用品、印刷品、顯示屏、網點建設等多個采購項目的招標要求中,進一步明確了綠色準入條件和評價標準。
在綠色辦公方面,民生銀行辦公場所和營業網點建設堅持綠色、節能、環保原則,主功能區主材選用不銹鋼板、LVT石塑地板等具有良好環境兼容性的綠色材料,照明采用聲光控延時自熄開關控制或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等。同時,該行積極推行無紙化辦公,提倡會議材料電子化,提倡廢棄辦公用品回收,雙面打印;選購照明節能設備,隨手關燈;加強辦公車輛日常維修,減少油料損耗;及時更換水龍頭,減少水資源浪費等。
下一階段,民生銀行將緊緊圍繞“3060”發展目標,進一步優化綠色金融頂層設計和規劃,完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和服務模式,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全力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艾民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