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機器人及STEAM玩教具公司藍宙科技宣布,公司已于6月完成A輪1.89億元融資,投資方為至臨資本、文化產業上市資方、中視金橋、南京市政府基金,庚辛資本擔任長期獨家財務顧問。雙減政策給傳統教育培訓行業帶來決定生死的挑戰,培優提分正遭遇政策的嚴厲打擊,藍宙作為STEAM教育機器人廠商已經成為行業“避風港”。
細看這輪投資,背后資方實力也值得關注,如至臨資本致力于科技消費投資,是目前科技消費領域炙手可熱的新銳創投機構,創始合伙人姜皓天曾是北極光創投的管理合伙人,主導過美團點評、VIPKID、每日優鮮、九號機器人及開心網等優秀項目的投資;文化產業上市資方在IP運營和玩具產業握有大量資源,將對藍宙IP內容板塊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中視金橋在廣告資源和媒體宣傳上的能力有目共睹,曾主導布魯可關鍵一輪融資,為其品牌傳播起到關鍵作用,同時也是飛鶴和長隆等品牌的廣告和投資方,本輪站隊藍宙,對行業影響深遠。投資大佬、產業資方及品牌渠道的加持,對騰飛中的藍宙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
而藍宙新一輪融資還未啟動,即有多家頭部機構向藍宙遞來橄欖枝,投資意向書紛至沓來。
資本為何紛紛看好藍宙科技?因為藍宙是一家真正的素質教育公司
“雙減”政策之前,就已經有人預判:青少年的補課焦慮,新生人口的危機;中美競爭中如何取得創新領先……國家相關部門不得不重拳出擊,“雙減”在這樣的切實訴求中“瓜熟蒂落”。
傳統學科培訓的弊端,早在數年前就被行業先行者看到并采取行動:高校很多年前以賽促學的改革,雙一流改革,學術型碩士的取消;職業教育的大量經費投入;目前正在進行的新高考改革,學科教育和素質教育融合的中小學改革等等。“雙減”政策的發布,只是繼這一系列改革后的又一有力措施。
藍宙在這種教育改革進程中,不僅全程參與,而且提供了完整的產品和方案。藍宙從創業之初就致力于促進中國STEAM教育發展,提供完整、高效、成熟的STEAM教育模式和產品方案,業務范圍覆蓋高校智能創新實驗室、中小學素質教育完整解決方案。“只為成就科技夢想”(著眼于孩子本身,滿足于家長和社會期望)是藍宙一直以來的企業使命。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藍宙在素質教育toB領域已經躋身頭部,2019年toB營收已經超3億。
早在2019年,藍宙就提出“玩學一體是未來”的理念,開始自研素質教育玩教具,并與在線互動課程相結合,大獲成功,當年即獲得1億人民幣融資并正式進軍家庭消費。2020年開始,重金投入在兒童AI人工智能教育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上,在當時(雙減政策頒布前)的教育行業看來,幾乎被理解為“不務正業”。
直到今年的5月教育減負政策意見的通過,6月份資本市場和同行才反應過來,之前以提高分數為目標的教育,已經被時代淘汰,真正的素質教育,才是未來。相比之下,藍宙科技憑借對市場的先發優勢、產品的積累、市場的認可度和成熟的未來技術規劃路線,快速獲得行業資本的重視,這次更是迅速獲得近2億人民幣的融資。
一個新的素質教育模式似乎正在成型,既有產品,又有場景,更有內容教育新模式。真正實現教育成本的降低、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教育效果綜合全面的大政目標。目前藍宙給大家呈現出的是一種極具想象空間生態模式,在家庭端構建一個AI人工智能,全場景的教育產品系統。
通過具有玩具屬性的教育產品,將興趣作為建立私域用戶粘性和復購的抓手,激發孩子學習的自驅力。通過人工智能教育機器人等產品,輔助孩子完成更高維度、更有趣的學習和成長,為家長提供一個全面育才的終極解決方案。另外在玩樂空間上,通過將玩具、教育、IP融合成線上玩具中心、教育中心及IP體驗中心,打造線上IP和教育虛擬體驗空間,真正形成培養創新人才的立體產業生態。
“實用”才是家長愿意買單的原因——用“點、線、面”的綜合策略引領素質教育
據披露數據顯示,2019年藍宙家庭端AI機器人和玩具業務營收3000萬,2020年已經突破2億多營收,一年增長近8倍。藍宙一位電商業務的負責人透露,今年有望突破5億營收大關,同行也驚嘆于藍宙屢戰屢勝的新品爆款打法,照此推理,藍宙成為國內體量最大的國產玩具品牌指日可待。
有2C市場單品的突圍,更有2B市場的崛起,還有IP的成功打造。如藍宙自研的家庭端AI機器人,是國內目前唯一有機械手臂且在家庭端得到客戶認可的消費級機器人,這款有動作交互的機器人,被行業公認為第三代家庭端故事機。自去年起,這款機器人產品在TikTok上火爆傳播,已成為摩根士丹利產業研究院的”智能玩具先鋒案例“。而消費級機器人也是藍宙研發投入最大的領域,真正形成品牌勢能聚焦,推動整個玩具市場的升維。而之前基礎的STEAM教育2B進校業務,也在雙減和教育新基建政策之下,從3億多增長到突破10億營收,并且通過和多家央企的智慧教育合作,屢屢獲得地方教育大單。今年7月,藍宙成功上線《藍宙星球》有聲故事和漫畫,并同步籌備了IP卡片型教育游戲。一幅完整的STEAM產業鏈路圖正在有計劃地展開。
家長為什么選擇藍宙?北京某忠實藍宙粉絲家長李先生這樣告訴筆者:“作為家長選擇藍宙的邏輯特別簡單,藍宙提供的產品能解放我,而且是有益智內容的,很多玩具和產品或者內容都是我從小想得到的,現在藍宙給到了,我希望孩子以后的非學科時間都放在藍宙,都交給藍宙,我放心!”
面對新的時代機遇,藍宙科技下一步怎么走,未來的規劃如何?藍宙科技創始人王江表示,在完成產品-場景-服務的點線面體系的布局之后,接下來,藍宙面臨的大考就是如何將點打穿并通過線的串聯完成生態和用戶的閉環,最終通過空間完成全生態的服務體系構建。
藍宙目前已經做好了“點、線、面”的綜合策略。點,要利用已經布局的廣告資源把核心產品聚集到⾃研AI教育機器人(新類目產品)上,奠定強品牌認知,建立品牌勢能,徹底卡住STEAM教育和玩具兩個賽道賽點。線,徹底完成線上線下完整的營銷系統的建立,繼續加強銷售增長和提升市場占有率,尤其是營銷系統效率的提升。面,完成線上產品,教育和IP三個板塊的用戶聯系和邏輯,形成玩具到教具到內容到體驗的完整用戶閉環,實現私域撬動公域。同步開展三者在線下場景和體驗店的流量邏輯驗證和模式打通,真正形成線上線下的場景內容服務的閉環。
至臨資本創始合伙人姜皓天表示:“藍宙創始人王江和核心團隊的學習進化能力很強。在教育行業“雙減”政策出臺之前,我們就判斷以學科類培訓為核心的服務類模式將受到重大影響,而家長和老師希望孩子更好成長的需求沒有變,這必將使聚焦素質類、STEAM教育的企業,提供玩具、教具的產品類模式的企業迎來大的發展機遇。藍宙恰好處在這兩方面有持續布局,近期的業務數據非常亮眼,至臨資本有信心攜手藍宙,強強聯合,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其實藍宙科技公司主體-藍宙(江蘇)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專注于STEAM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教玩教具,累計獲得3億人民幣投資,未來還將繼續致力于STEAM教育的產品創新和場景落地,引領全球的STEAM智能玩教具開發,培養更多的人工智能和科技人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