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宏觀經濟
全國人大代表何金碧:“一增一免”用稅收撬動金屬產業結構升級
發布時間:2021-03-08 15:27:34 文章來源:騰訊網

金屬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材料。隨著現代化工、農業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不斷發展壯大的金屬產業為上下游產業鏈平穩運行提供了數量越來越大、品種越來越多的固態、液態、氣態的資源產品,在經濟社會發展、高技術新興產業發展及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建設進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和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但目前從整體來看,我國金屬產業已經處于產能過剩較為嚴重的發展階段,并伴有環境污染突出、資源保障程度低、產業競爭力不強等一些問題。

今年兩會諸多熱點議題下,關于如何加快金屬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話題,廣受監管層和業內人士關注。

記者注意到,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邁科集團董事局主席何金碧就提交了《關于加快金屬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希望通過稅收調整“破局”金屬產業結構升級諸多困境。

環保稅收入同比下降6.4%,金屬冶煉加工業舉報較多

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開征后,中國順利完成了從排污費到環境保護稅的平穩過渡。如今,環境保護稅已順利征收三年,實現了從排污費到環境保護稅的制度轉換,收入穩步增長,稅收約束和激勵作用逐步顯現,基本取得了預期效果,在促進企業污染治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是當前環境保護稅在征收范圍、稅率水平和結構、稅收優惠、納稅主體認定、征管機制、技術保障、部門協作機制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在稅收征管技術層面存在著核算系數方法不能滿足征管需要等問題。根據財政部1月28日公布的2020年財政收支情況,去年,環境保護稅收入207億元,同比下降6.4%;資源稅1755億元,同比下降3.7%。節能環保支出6317億元,同比下降14.1%。在披露的主要稅收收入中,包括環境保護稅、資源稅在內的多數稅種出現下降。

作為“兩高一資”行業之一,金屬在其開采冶煉過程中存在爆破、碎石、運輸、加工、燃料燃燒等多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和廢渣,這些廢棄物不經過任何處理直接投放在自然環境中會給土壤及地下水帶來嚴重污染。與此同時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受理公眾舉報中舉報較多的行業便是金屬冶煉加工業。面對越來越趨于嚴格的環保政策,金屬產業低空污染風險大、影響范圍廣的問題橫亙不去,也給產業升級發展帶來諸多阻力。

增高金屬冶煉環節環保稅率,讓污染企業付出更多代價

何金碧指出,當前環保稅實行的是定額稅率,即多排多繳,少排少繳。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要進一步遏制和扭轉金屬冶煉、加工等環節對環境資源過度索取的局面,就必須有效解決企業消耗環境資源代價過低的問題。

他認為在中央提出結構性減稅的大原則下,統籌考慮環境承載能力、污染物排放現狀和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目標要求,有必要提高金屬冶煉環節環保稅稅率,充分發揮以稅收撬動企業履行環保社會責任的杠桿作用,進一步引導排污企業減少污染物排放,讓高污染、高排放企業既算清經濟賬又算清環境賬,深入踐行“兩山理論”,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免除大宗商品流通環節印花稅,提升市場活躍度

與提高金屬冶煉環節環保稅率相反,在大宗金屬商品交易中,何金碧提出應盡早免去大宗商品流通環節印花稅。

何金碧指出,當前大宗金屬商品國際資本市場融合加劇,通過減免印花稅來降低交易成本,是與國際接軌的做法,可以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吸引外資投資中國。同時,實行國際通行做法讓國內投資者和國際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中遵循同樣的交易規則,有助于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投資者和國際化的投資機構。取消印花稅來降低交易成本、實行國際通用規則,還有助于提振大宗商品市場信心,創造真正繁榮的資本市場,實現以交易市場促進資本市場,以資本市場促進企業發展而帶動整體經濟繁榮的最終目標。

何金碧告訴記者,希望充分發揮稅收的調節與公平作用,通過稅收調整上的“一增一免”,促進我國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控制產能規模的無序擴張,實現新舊動能轉型升級,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節能環保水平。

關鍵詞:
精彩文檔:
最近更新:
熱文
焦點